成都大学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外籍教师 > 外教风采

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作客成大讲坛

浏览人次:

410日下午,199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并受聘为荣誉教授。

2019.04.10 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作客成大讲坛.jpg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清远在学术交流中心会见了约翰·坎普兰。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学校发展趋势,尤其谈到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大运村”也将落户我校,这为学校的高水平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希望约翰·坎普兰教授届时能再来成都大学讲座讲学。

约翰·坎普兰感谢学校的热情邀请与接待,对成都大学的发展表示赞叹。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国,其夫人就出生于成都,是80年代四川省的高考状元。这已是他第13次来中国,成都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与成都大学进行交流与合作。

2019.04.10 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作客成大讲坛1.jpg

随后,王清远校长代表学校向约翰·坎普兰颁发了荣誉教授聘书。

会见结束后,约翰·坎普兰以《镜头的力量——我对生活和真相的思考》为题作学术报告。报告中,他逐张展示讲解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三组专题作品,给现场师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展示的第一个专题为“消失的文化”,包含了他拍摄于中国西藏、玻利维亚、泰国的照片。他认为,用相机来记录各种文化传统就是镜头的力量,希望在这些传统文化消失之前,用自己的镜头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第二个专题为21岁的美国人”,该作品是他获得1992年的普利策奖的作品。该专题展示了七名21岁的美国青年“不同生活模式”,不同生活阶层的21岁青年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生活的阶层不同可能决定了他们可以选择的多少,从这七名21岁美国青年的照片反映了当时的美国社会。也正是这其中的一个青年的经历激发了他对摄影的兴趣,最终成为他的爱好和事业。

讲座中,约翰·坎普兰还穿插讲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如何拍出理想的照片等话题,比如要学会等待、要有耐心、要够细心,在日出前后的2个小时和日落前的2个小时光线最适合拍照等等拍摄技巧。

约翰·坎普兰拍摄的每一组图片都有特别的韵味和吸引力,每一张图片背后也都有一段故事。讲座现场的师生们听得认真投入,意犹未尽。讲座后,不少老师及学生向约翰·坎普兰就如何拍摄等问题进行请教、提问,他都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新闻链接:

约翰·坎普兰,美国最有成就的纪实摄影家之一。1992年,32岁的他凭借《21岁的美国人》文图报道获得该年度的普利策专题摄影奖。此前,坎普兰还曾于1989年获得美国年度图片大(POY)年度最佳摄影师称号的殊荣。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系任教授,研究方向是设计、国际新闻和互联网传媒。他先后被评为2006年度最佳的大学资深教授,佛罗里达国际教育家。2003 年,在西非拍摄的酷刑幸存者系列作品被授予海外新闻俱乐部奖特别摄影奖和 Harry Chapin 媒体新闻摄影奖。1989 年,关于美国贫民的报道获得罗伯特 F.肯尼迪奖。2003 年他在西非的国际工作再次获得肯尼迪奖。他曾两次被命名为普利策奖的摄影单元评委。他还是一名杰出的教育学家,关心和支持非发达地区的教育改善,并成立基金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的国际教育家”。